[汽車之家 技術] 一年前的今天,我們決定利用整年的時間走進中國品牌。到今天為止,整整365天過去了。長安、長城、吉利、比亞迪這些如今國人熟悉的品牌這些年變遷的故事隨之展開。這些年、這些品牌的故事用波瀾壯闊形容絕不為過。在這次的對話中,一個個鮮活的、曾經“奮戰(zhàn)”在一線的員工用他們的故事,還原了一個看似平凡,卻更加真實的中國品牌變遷過程。于是,便有了今天這個故事......
相比于此前對話過的中國品牌而言,上汽榮威的歷史頗短。不算冗長、復雜的收購、合作過程,從最開始的公布品牌名稱開始,至今滿打滿算剛10年。10年的時間不足以令滄海變?yōu)樯L,無法經歷時代、王朝的更替,但對于投身其中,今日被稱為“榮威人”的他們而言,這10年時間成為了改變他們人生列車前進方向的軌道。
11年前,凌晨看完善于制造神話的希臘用“鐵桶陣”力克大牌球星云集的葡萄牙捧得歐洲杯后,一個叫做侯煒的研究生關上了電視。雖然,內心充滿波瀾,但他還是決定控制住自己的想法,爬回床上睡一小會兒。明天,他將正式結束研究生身份,走入社會。多年后的今天,比賽的細節(jié)在記憶中已開始模糊,而第二天開始工作的情形卻深深印在他的腦中。
■ 神秘的5·28項目
在那個炙熱的夏天,侯煒走進了上汽集團工程研究院的大門。在這里,理論知識豐富的年輕人開始了3個月的磨合實習期,之后的一天,他被通知加入當時的絕密項目——5·28項目組。
5·28項目得名原因其實并無過多神秘寓意,僅僅是因為項目的成立日期。就在侯煒加入上汽集團工程研究院前2個月,這個項目組正式成立。其成立目的便是建立屬于上汽自己的品牌。彼時的上汽還正在與南汽、羅孚集團就并購一事做著努力。對于一個新興的中國品牌而言,能夠拿到外國知名品牌、技術并化為己用,無論在日后品牌推廣還是更長久后融會貫通自行研發(fā)方面都十分有利。不過,為了防止并購失敗,一個Plan B——備用方案悄悄的進行著,這就是5·28項目——即最不理想情況下,自行創(chuàng)立品牌并獨立完成所有技術的研發(fā)。
與MGR確定合作關系,商討具體方案是個繁雜、冗長的過程,與此同時,確定新品牌第一款車型的工作一并鋪開。對于當時的上汽而言,緊迫的時間已經不允許其從頭自行開發(fā)新車。于是在這一年的年底,我們看到了上汽出資6700萬英鎊買下了羅孚幾乎所有的核心技術,其中包括了羅孚1.1-2.5L全部發(fā)動機以及羅孚25、羅孚75整車技術平臺。在一番考量后,他們做出了選擇。
確定車型僅僅是“萬里長征第一步”,真正的困難還在后面,這就是生產程序。此時侯煒進入的就是5·28項目組中的制造工程部,與廣為人知的設計部、制造部相比,這個部門可以說不為人知,而它的責任可不小,簡單說便是負責將設計、工程團隊的想法、圖紙努力轉化為量產的橋梁。
中國有句老話“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品牌尚未確定的5·28項目組制造工程部需要協(xié)調、處理的事物之多、之復雜遠非今日可以想象,單單廠房一項便令人頭疼不已。彼時的他們并沒有自己的“地盤”,在經過了集團內部協(xié)商后,曾經的上海大眾,今日的上汽大眾同意將儀征生產基地交給上汽。
對于這得來不易的地盤,侯煒與同事們十分珍惜,盡管大家心里已經有所準備,但當所有人第一次走進儀征生產基地時,還是被眼前的場景嚇呆了。即便以當時的眼光來看,這座工廠用老舊形容都不為過。
本體為倉庫改造的廠房是非承載式頂棚,根本無法布置吊裝設備,此外,由于生產車型老舊,整個工程的生產設備情況幾乎就像是上個時代的古董,即便是較為基礎的工序,其硬件設備也無法保證,更別提那些需要保證工藝質量的環(huán)節(jié)了,諸如涂裝車間,除塵設備的缺失使得保證漆面質量的目標變得遙遙無期。因此,交到這些年輕人手上的絕非寶貴遺產而更像是一塊燙手的山芋。
相比于問題頗多的沖壓、焊裝、涂裝工序而言,侯煒此時負責的總裝工序內飾線問題還算少的,不過老工廠2萬臺/年的產能與他們預期規(guī)劃的相距甚遠,此時的總裝車間甚至找不到今日習以為常的自動化設備,面對配置、零部件與“普!毕啾瘸蕩缀渭墧翟鲩L的上汽新車,一切只得從頭開始規(guī)劃。因此,侯煒和他的同事們開始尋找身邊富有一線制造經驗的老師傅,期盼從其口中總結提高生產效率的寶貴經驗,以此用到廠房、設備、工序的改造、優(yōu)化中。
不過,由于儀征工廠建設時間較早,當時并沒有AGV設備的規(guī)劃。引進AGV,然后規(guī)劃、設計AGV運行路線需要一定時間,而排產計劃容不得半點拖延。因此,侯煒與同事只能盡力規(guī)劃最短的人工送料路徑。以米為單位不斷縮減所需路途,同時優(yōu)化程序,減少配送錯誤產生的幾率。
就在侯煒與同事們在儀征舊廠房內進行著改造的同時,上汽、南汽、羅孚這三者的故事終于塵埃落定,事情向著最不好的方向發(fā)展,5·28項目不再是備用計劃,不再需要悄然進行。2006年9月20日,基于備用方案的項目化作一個全新的品牌——榮威,而這僅是個開始。
這也就是說,使用國外知名品牌、引用成熟技術的路又變得前途不明了,所以,此前悄然推進的Plan B一下子被推到臺前,被迫成為眾人期望的能夠挽救“敗局”的角色。我們的故事也就從上汽放棄羅孚(ROVER)品牌,改用完全自主設計的榮威講起。這個完完全全屬于一個個“侯煒”,屬于所有中國人的故事剛剛開始。
經過侯煒與他的“小伙伴”的努力,曾經老舊的儀征基地正在一點點的煥發(fā)新生,那款有著英倫品牌基因的榮威750開始從工廠中下線。2007年1月31日,榮威750正式上市。但是,對于那些懷揣造車夢想的人而言,真正的故事,或者更確切的說是挑戰(zhàn)才剛剛開始。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