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座艙:三個喜歡與兩個不太滿意
第一個喜歡的地方——設計感。沒錯,第一個還是好看與不好看的話題。雖然它的內(nèi)飾設計不如外形出眾,但整體給我的感覺還好,看著頗為時尚、前衛(wèi),而且不乏精致感。此外,長測車的內(nèi)飾配色給我的感覺還挺年輕的,環(huán)繞式的藍色裝飾條有效地提升了車內(nèi)的活躍感,與其自身的定位比較吻合。既然是針對年輕消費者的車,內(nèi)飾太沉悶不是什么好事。
第二個喜歡的地方——中控臺的用料。它的中控臺觸手可及的大部分區(qū)域都采用了軟性材料包裹,其中圖示紫色區(qū)域采用的材質十分柔軟、觸感比較細膩;手套箱上端的區(qū)域看著像是硬塑料,但其實表面包裹了一層軟性材質,觸感讓人滿意。
第三個喜歡的地方——安全配置高。長測車是2.0L豪華版,配備了10個安全氣囊(目前全系標配)、車身穩(wěn)定控制系統(tǒng)、牽引力控制系統(tǒng)、剎車輔助、制動力分配、ABS防抱死、車道偏離預警、主動剎車系統(tǒng)?偟膩砜,安全配置處于同級別的前列水平。此外,它的后車門內(nèi)部裝備了雙防撞桿,底盤還增加了提升剛性的支撐桿。
第一個不太滿意的地方——采用亮黑漆的地方太多,而且還遍布于經(jīng)常接觸到的地方。我不否認這種采用亮黑漆的裝飾件能夠有效地提升車內(nèi)的檔次感、精致感,但它們實在是太顯臟了,灰塵、指紋極容易顯現(xiàn)出來,給日常打理帶來不少的麻煩。對于愛干凈或有強迫癥的朋友而言,很有可能三兩天就得清潔一次,否則真受不了那臟兮兮的感覺。
第二個不太滿意的地方——中控臺占據(jù)了副駕駛較大的空間。它的中控臺采用了向主駕駛位置一側傾斜的設計,旨在突出以駕駛員為中心的理念,同時讓駕駛員的操作更加便捷,但是導致了整個中控臺的造型很不規(guī)則,主駕駛位置明顯向前凹,而副駕駛位置則是向后凸的。再者,中控臺副駕位置的造型往下探的幅度有點大。對于較高的成年人而言,很容易會出現(xiàn)頂著膝蓋的問題,除非后排位置沒有乘客,可以讓副駕駛座椅盡量往后靠,否則長時間乘坐也不是滋味。
● 視野及車內(nèi)空間:為設計作出犧牲
視野方面,前方的視野沒有任何的問題;兩根A柱不算礙事,小三角窗能有效地減少左前方或右前方的視野盲區(qū);兩個外后視鏡的視野尚算寬廣;后門車窗、后風擋的視野非常一般,C柱位置有較大的視野盲區(qū),行駛時一定要加倍小心左后方、右后方區(qū)域的來車。針對視野的表現(xiàn),目前就這些感受,往后的文章會有更加詳細的評測內(nèi)容,敬請期待。
車內(nèi)乘坐空間方面,它的表現(xiàn)確實一般,但其實并沒有你們想象的那么差,在該級別是一個中規(guī)中矩的水平,而坐在后排感到壓抑的最主要原因是它的后門車窗設計得實在是太小了,導致了整個座艙的通透性不夠,加上車頂采用了暗色調(diào),才會給人明顯的空間狹窄之感。此外,較高的成年人坐在后排也不會太舒適,原因是頭部空間明顯受到了外形設計帶來的負面影響。
這個后門車窗,在外觀部分我沒有批評它,那是因為我認為它對于外形設計起到了極為重要的作用。試想一下,如果它不是采用這樣的設計,不是設計得那么小,C-HR的外形就不會有現(xiàn)在如此出眾的效果了。毫無疑問,后風擋采用現(xiàn)在這樣的設計是同一個原因。由此可見,在外形美觀性和空間實用性之間,豐田設計師們果斷地選擇了前者;蛟SC-HR的設計初衷就不是為了滿足那些追求空間和實用性的消費者吧。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